时间:2010-07-21 来源:嘉和整形 整理:wuhuanhuan 字号:T|T
牙齿正畸能够矫正牙齿不齐,使牙齿看起来美观整齐,但是人们在牙齿矫正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错误的观念。
误区一:“要等换完牙后才能矫牙”
传统观念认为,牙齿要等到换完后才能做矫正。但是每个人颌骨和牙齿的发育都有很大的不同,所以这种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。比如,儿童期俗称“地包天”的前牙反合畸形,应尽早介入治疗,最早可以从3~5岁就开始,在尚未出现骨性畸形前,一个简单的矫治器在两三个月内就能奏效;到了6岁换牙期以后,对于下颌发育不足的“小下巴”畸形,宜越早矫正越好。引起牙颌畸形的原因很多,表现也不尽相同,矫正的最佳时机也不一而足,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,以后再治,矫治效果大打折扣,甚至再好的矫正医生也无能为力。
误区二:“我年纪这么大还能矫牙吗”
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,就不能再进行牙齿矫正,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。让错颌畸形的牙齿矫正主要是靠牙槽骨的改建,即使是成年人,牙槽骨内部的改建能力依然存在,年龄不是关键,只要牙周条件许可,成人牙齿矫正不是梦。一个合适的矫治力对于一个60岁成年人和一个12岁儿童健康牙齿的移动结果没有本质的差异。
误区三:“矫牙很痛只能喝粥”
人天生怕痛,有很多人迟迟不敢迈出正畸第一步是因为他们认为矫牙会痛,其实矫牙最难受的是上“牙箍”后的第一周,以后每次复诊加力后,患者牙齿会有两三天的微痛或酸软无力,这些轻微的不适感常人都能忍受且很快会消失。至于饮食方面,在矫治期间不可吃较硬的东西和很粘的东西,须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,一般矫治结束后都可正常饮食。
误区四:“我能不能不拔牙啊”
拔牙是为了提供间隙,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或者为某些龅牙患者内收过突的门牙,改善面型。要不要拔牙,得综合多方面的因素:比如面型、拥挤度、中线、磨牙关系等等。可是有很多人却不愿拔牙,认为拔牙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,会影响咀嚼、记忆力,甚至智商等。这是错误的。
误区五:“我怕矫牙后,牙齿嚼物无力,年老时易松动脱落”
一些家长怀有一些不科学的观念,认为正畸牙齿的移动就是简单的物理机械移动,担忧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,甚至早脱。正规的牙齿矫正是一种合理的生物改建过程,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一侧骨吸收,另一侧骨新生重建,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所期望的位置。整个过程是柔和、渐进的,牙齿是相对稳定的。
正确了解了牙齿正畸之后,相信大家都能够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好牙。如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,请到嘉和整形医院,与我们的专业医师进行详细沟通,或拨打我们的口腔健康热线:0574—56333333。